当理工男遇上手工艺,便成了“不一样的美男子”!

第一代95后,经常一副喜静勿近的表情,其实内心也确实安静,偶尔火热但只对美好的人事动情。见不得俗套,梦想着有朝一日改变世界。这就是今天的手工艺人陈鑫他可能是我见到的最心灵手巧的男孩子

心动的是曾经遇见你,现在你也还在我身边。恰到好处的璀璨点缀,永恒典雅的造型,将满盛甜蜜的细节化成手下的包。

他说“手工艺品最迷人的地方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多年以后使用者留在物品上面的影子,斑驳的痕迹是时光最好的注脚。”

因为年轻,因为傲气有时候感觉到纷乱,浑浊来袭就想有一个板凳稳坐。亲手做个皮具安安稳稳地送给自己

“岁月带给这个包更岁月的光泽,时间带给这个包更时间的颜色。”所以不是所有东西都会被时间摧毁。

 当初是怎么会走上做手工艺品这条路的呢?

偶然的机会看到朋友那有相关的工具,因为一直对手工有兴趣,就借来玩玩。结果没几天他就放弃了,我却在这个坑里越陷越深。

最喜欢哪位艺术家?

我不知道怎么去具象地定义艺术家这个词,在我眼里任何一个把某一专业能做到接近极致的人都能与之相配。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赤木明登,日本著名漆艺家,他身上那股手工艺人特有的偏执令人起敬。

对于手工艺品这条路自己有什么独到的理解吗对于手工艺品,您觉得现状怎样?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手工艺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欢,但大众对于手工艺品的理解和我的理解还是有很大的偏差的。很多人会选择消费手工艺品是因为“有意义”三个字,我想问的是,如果一件手工艺品的完成者并不是你自己,你甚至压根没有参与到任何一个制作过程中,那么所谓的“意义”在哪里?“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相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成长”,这个美妙的过程体验才是手工艺真正的意义所在!我毫不怀疑手工艺在未来能受到更多人的欣赏,我不敢想象一个四肢短小、体态臃肿、头颅硕大的种族把自己称为高等智能。但是就目前来看,手工艺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手工艺人自己。我见到过太多手工艺人最后把制作重心转移到仿造奢侈品上,他们常常会把“非常尊敬某品牌的制作工艺”作为自己开始造假的借口,实在可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以相当老套的噱头去推销自己做的“商品”。这些做法都与我所持的对手工的看法背道而驰。工艺之美是健康之美,不能有逆反之情,炫耀之心和自我之念。好的器物,当具谦逊之美,诚实之德,和坚固之质。手工艺品的发展另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在于公众对手工艺品价格的接受度。一位优秀手工艺人的长成需要极其多的元素:不断地尝试、反复地练习、昂贵的工具、优秀的审美、超出常人的耐心……一件好的作品的诞生恰恰是如此多元素的结晶。很多人爱提成本,可是他们却没想过,一副价值千万的名画,难道成本只是一张画纸和一堆颜料吗?

 最喜欢自己的哪件作品或者有什么最新作品可以和我分享吗?(灵感、制作过程等方面)

每一件作品都像是自己孕育一个生命,他们的诞生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最好的回馈,所以谈喜欢我觉得是谈浅了,更多的是感动和喜悦。最近有在为same这个app定制礼物,是我第一次尝试在皮革上作画。

现在有很多手工艺品都加入中国元素,你会考虑吗?你觉得怎样才能将之融合进艺术作品中呢?

如果有合适的作品加入中国元素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当然会毫不犹豫的去这么做。但是同样的,我也绝不会刻意要求自己去这么做。我追求的是美,而即便是像中国元素这样传统经典的概念,它也只有在合适的场合时机才能表现出它的美。

能谈谈为什么说“我的内心是一支隐形的交响乐队”吗?

我的内心会比表面丰富很多。朋友们第一次见到我会觉得我看起来像个坏人,可是相处稍微久一点就会发现说我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从来都不排斥任何一个可以接触不同观点不同文化的机会,我渴望通过认识到一些新的东西来让他们在自己的内心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

 有什么喜欢的音乐吗?平时听什么歌?

喜欢民谣、爵士、摇滚。做手工的时候民谣会听得多一点,心情好或不好都会听摇滚。喜欢ONE OR ROCK。

 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未来要先做一个自己满意的人,不想自己是个整天只知道荤段子冷笑话球赛游戏又粗线条、不爱电影音乐人文其中任何一项的理工男。希望自己会是内心柔软但不娘气,理性刚直又不人云亦云。谈到职业规划,考虑更多的还是把握趋势吧,我坚信未来会是小众经济和个性消费主导的市场,所以自己可能会从高级定制和手工体验两条路来前进。有人说他黑得像口锅,有人说他做事时身上有火。喜欢牌类游戏。享受着凭借智慧和胆识获得胜利的欣喜。也受教于那种被运气左右、把握不住下一刻的无力感,不断告诫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